夏日炎炎,村民黃初平擰開自家房前的水龍頭,干凈清澈的自來水就“嘩嘩”而出,帶來一絲清涼。這對連城縣文亨鎮田心片區的居民來說,是象征著生活變化的“幸福水”。
過去,田心村群眾深受水質渾濁、水量小等問題困擾,如今,和城里一樣的自來水從連城縣福地水廠源源不斷地送到每一位村民家里,用自來水煮的飯菜都更香了。這成為福建省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農村供水作為一項保民生、得民心、穩增長的惠民工程,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2019年,福建省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試點工作,龍巖市搶抓政策機遇,率先出臺《龍巖市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三年行動方案》,并把城鄉供水一體化列為市政府重中之重和為民辦實事項目,積極推進城區管網延伸、規模水廠建設和單村改造。
為解決建設資金難題,龍巖市以縣為單位,通過現有供水資源入股,獲得省水投集團資金投入和國開行政策貸款,并獲得省水利廳建設資金、地方債券支持。2022年完成投資31.07億元,項目實施以來累計完成78.11億元。
資金到位,項目建設次第花開,越來越多的老區蘇區群眾喝上了“安全水”,供水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今年以來,連城福地水廠通水、長汀榮豐水廠通水,15座規模水廠投產,4300公里管道完成鋪設,涉及1059個行政村,受益人口210萬人。
下好供水保障“民心棋”
2022年10月14日,革命老區金砂鎮的卓坑村村兩委群眾代表,為永定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指揮部、福建省水務發展集團永定水務有限公司送上錦旗,感謝他們為卓坑村解決多年來一直困擾的村民用水、飲水問題。
過去,卓坑村群眾用水存在水壓低、水量不足、水質差等問題。為此,永定水務有限公司累計投入89.61萬元,以永定城區佳源水廠為水源,在村里新建加壓泵站1座,新建配水管網2745米,通過2次加壓供應到卓坑村,受益人口400人。由此,使卓坑村成為永定區第一個村級供水工程全面完成施工任務并通水的建制村,放心水源源不斷流進百姓家。
今年6月30日,永定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城關片區(一期)供水工程正式供水。承擔永定區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佳源水廠供水能力已由2萬噸/日提升至4萬噸/日,供水范圍覆蓋永定城區鳳城、城郊、湖雷、仙師、峰市、金砂、西溪、洪山等7個鄉鎮(街道)、63個建制村,受益人口139646人。
來到位于雁石鎮坪坑村有著“天宮雁湖”之稱的坪坑水庫項目現場,蜿蜒的山路放眼望去,只見縹緲的晨霧縈繞在群山和湖泊之間,翠色欲滴勝似仙境。
歷時7年共投資5億元建成的坪坑水庫于今年4月底正式啟動蓄水,坪坑水庫作為省重點項目,是我省“十二五”規劃的23座中型水庫之一,水庫總庫容1611萬立方米,以供水、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兩個發電機組的功率達1260千瓦。在完成下閘蓄水后,目前電站已并網發電。“我們廠的日供水量可達7.5萬噸,目前已經開始為雁江、巖星、洋城、禮邦等雁石鎮核心區域的群眾供水,后續將覆蓋巖山、白沙、蘇坂等周邊鄉鎮。”該水庫有關負責人黃志勝說,“轄區企業生產用水的供水量也在穩步提升,新興紡織、華潤水泥、龍化化工等重點企業已經使用上了坪坑水庫的供水,新羅能源互聯網實訓基地等新項目也向我們遞交了申請。”
新羅水務公司將持續加強水庫運營管理,確保水庫長久發揮效益,保障老區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幸福水,助力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下好便利服務“貼心棋”
在龍巖市新羅區,有一群特別的青年人,正在為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進村難”問題四處奔忙。
白沙鎮進村入戶廣宣傳
白沙水廠供水工程是新羅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重要組成部分,項目主要解決白沙—蘇坂產業園區企業用水和白沙集鎮、捷步片及沿線村莊居民用水需求。針對用水村莊與水廠距離較遠且居住人口多為老年人的現狀,為保證項目如期順利通水,龍巖市新羅水電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白沙水廠成立了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青年便民服務小隊”,根據管網施工進度首先通過“進村入戶”的宣傳方式,消除了農村居民對飲用自來水的各種顧慮,讓大家對“一戶一表”改造工作更加放心、舒心。
白沙水廠便民服務點
服務前移,跑出服務“加速度”。
白沙水廠在白沙鎮各村均設立“白沙水廠便民服務點”,切實為村民提供便捷的用水申請服務。水廠服務小隊秉持著“符合條件立即辦,材料不全幫著辦,特殊情況協調辦,群眾有難上門辦,跟蹤服務主動辦”的原則,克服工作人員少、語言不通、辦理人數多等困難,加班加點為群眾審核材料、填寫信息,4個月時間順利受理9個村莊2000戶村民的用水申請材料,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水電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拼搏精神,“清水潤心 服務為民”白沙水廠的經營理念深入人心。
持續提升管護水平。龍巖市以縣級水務公司為主體,以城帶鄉,實行城鄉“垂直一體化”管理,實行城鄉供水同服務。聚焦農村供水安全風險防范,全省率先7個縣(市、區)全部制定縣級供水應急預案,并完成76個規模化水廠和215個千人以上水廠的應急預案編制,全力守住飲水安全底線;推動全市2409處供水工程設立服務電話,持續推動供水服務水平提升。
下好智慧水利“省心棋”
長汀縣濯田鎮寨頭村鳥瞰圖
智慧水利帶來“幸福水”,美好生活以涓涓而來。“和以前比,現在的水不僅量大,水質還非常好。”如今,寨頭村村民早已沒有了“取用水之憂”。
曾幾何時,“喝上干凈水”是縈繞在他們心頭的大難題。2022年4月,寨頭水廠完成設備調試并正式通水,寨頭村民真正實現了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由于早期資金不足、建設標準低,寨頭水廠供水設施簡陋、水源無保障、管網漏損嚴重、管理水平不足。提升飲水質量成為該村村民的重要訴求。
濯田鎮寨頭村水廠
為提升寨頭村飲水保障水平,2021年11月由縣水務公司對寨頭水廠進行原址提升改造,設計日供水規模100m3/d,利用現有清水池,改造管網約15655米,設計覆蓋受益人口600余人163余戶。凈水工藝采用超濾膜過濾系統,配套建設水源、水廠圍墻、廠內水泥硬化、新建輸配水管網、入戶水表等。同時,采用一戶一表無磁精鋼表,投入微動力智慧浸沒式超濾膜凈水設備等智能設備,實現“無人值守、少人值班、遠程操控、多樣繳費、用戶參與”。
自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實施以來,長汀縣縣水利局將水廠改造提升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和提升偏遠山村飲水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通過水廠改擴建、新增水源、改造管網和安裝智能水表等舉措,構建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體系。
為解決供水安全,特別是農村供水工程“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龍巖市縣級股份水務公司利用物聯網和自動化控制技術,加快城鄉供水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服務質量,實現水站“無人值守”、遠程集中管理,提高管護水平。
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從“喝得容易”到“喝得放心”,一條條供水保障安全線在閩西大地交相縱橫,匯聚成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農村飲水安全有了長足發展,175萬農村群眾迎來了“舒心水”的新生活。新生活嬗變的背后,是龍巖市水利系統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水新思路,以項目促改革謀發展,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全力打造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供水保障“龍巖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