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
閩山蒼蒼,閩水泱泱,依山傍海的地理特點讓八閩大地享有河流密布的資源之利,也深受臺風洪澇的侵襲之苦。每當臺風暴雨來襲時,在搶險救災的最前線,有一支隊伍在風雨泥濘中前行,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出現在鄉村的田間地頭,出現在江畔的堤防一線,擔負起防汛搶險、水毀修復、應急排水、災后重建等各種應急搶險任務,他們是“守夜人”,是“逆行者”,是“先鋒隊”,是在平凡中堅守,在風雨中閃光的“水建鐵軍”,這支隊伍就是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水利廳、省應急廳依托福建水投集團權屬水電建設公司組建的福建省防汛抗旱機動搶險第三支隊。
連續奮戰七個晝夜的“守夜人”
2022年6月14日,連續暴雨天氣導致閩清縣東橋鎮部分村莊出現山體滑坡、道路堵塞、農田受淹、堤防塌潰等災情。在接到省防汛辦指令后,第三支隊立即派出挖掘機13臺、裝載機9臺、土方車10輛及20余名搶險人員火速趕往現場。在前往搶險地點的路上,隊員們不僅要趟著泥濘道路,還要小心謹慎地躲避山上的落石。在到達受災現場后,搶險隊根據現場情況火速分成兩個救援分隊,其中一隊負責全面摸排農田、低洼路面等積水重災區,采用抽水泵排除積水、疏通溝渠,另一隊則對路溝、邊坡、堤防等險情地段進行全面排查,利用挖掘機清理疏通道路淤泥、塌落碎石以及倒伏樹枝,同時派安全員盯梢山體情況,確保搶險隊員自身安全。經過7天7夜的通力協作、連續奮戰,第三支隊成功搶通鄉村道路67公里,加固堤防、橋臺12臺,加固回填沙石袋5000方,清理土石方30000方,保障了東橋鎮運輸大動脈的暢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與時間賽跑通考路的“逆行者”
2024年6月16日,南平市光澤縣遭遇強降雨天氣,部分路段出現嚴重積水。17日凌晨4點,接到省應急廳緊急調令,第三支隊立即成立突擊隊,抽調18名精兵強將,安排2臺“龍吸水”排水車火速馳援光澤縣,并投入到光澤二中周邊路段負責緊急排澇。由于3天后就是中考,此次應急排澇關系到光澤二中考點周邊道路能否暢通,考生家長出行是否安全,時間緊,責任重。
突擊隊凌晨5點趕赴現場,面對夜間能見度低、水中障礙物多、水域情況復雜等多重困難,搶險第三支隊利用“龍吸水”排水車與人工排澇相結合的方案集中攻堅排水,隊員們輪崗值守,“龍吸水”連續作業。“我是黨員,我先上!”搶險隊員陳碧信拿起工具,第一個跳到齊腰深的污水中,挖通一條排水溝。“由于時間緊迫,必須分秒必爭,我們全部隊員吃喝時間都守在機械旁,就怕耽誤排澇,影響中考”。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光澤二中周邊路段積水于18日上午9點基本消退,累計排水2000余立方米,恢復路面正常通行。突擊隊員還在原地守備至當天下午2點,確定積水排水正常后方才撤離,保證了第二天中考順利開考。
黨旗下勇敢擔當的“先鋒隊”
建隊以來,第三支隊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應急搶險、災后重建、抗旱保供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老將陳碧信作為一名曾經榮獲三等功、多次嘉獎的陸軍戰士,始終帶著部隊生涯磨煉出來的鋼鐵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戰斗精神,從“陸軍綠”到“水投藍”,穿著不一樣的制服顏色,卻飽含著一樣的家國情懷,在救災現場他不分晝夜、不挑輕重,餓了啃幾口干糧,累了休息片刻又投入到搶險救援中,從來沒有一句牢騷和抱怨的話,用實際行動踐行“退伍不褪色”的錚錚誓言。青年黨員林涌,滿懷青春熱血,在險情面前總是主動請纓,頂風冒雨,沖鋒在前,把防汛救災一線作為加強黨性錘煉、踐行初心使命、彰顯責任擔當的主戰場。
如今第三支隊已走過12個春秋,這支會打硬戰、能打勝戰的隊伍始終在風雨中逆行、在急流中勇進。連續多年收到省防汛辦、受災地區黨委政府來信感謝,并多次被地方政府及省、市總工會授予“先進集體”、“工人先鋒號”等榮譽,他們用汗水加冕榮光,用信念鑄就輝煌,用實際行動筑牢防汛搶險的鋼鐵長城。